臉書操縱人心的實驗



最近有一篇美國國家科學期刊的研究,文章名稱是「大規模情緒傳染的實驗證據,透過社群網路」。研究單位舊金山加州大學和臉書合作進行一項實驗,悄悄地對七十萬臉書使用者的好友動態進行篩選,選出正面的訊息,和負面的訊息。讓一組使用者的動態顯示比較多正面的訊息,另一組顯示比較多負面訊息,觀察使用者本身動態是否會受到影響。最後證實情緒會傳染,被呈現正面訊息的使用者,比較多自己也寫下正面的動態,負面的結果也類似,這樣的影響甚至能延續到幾天之後。

這項實驗引起了爭議,使用者加入臉書時就同意了資料可以被拿來研究,沒有法律上的問題,但沒有人知道這項實驗的存在,這樣的研究在道德上是否越線了?

我覺得值得討論的是,哪些部分讓你感到不舒服?


  • 動態消息被篩選


FB很早以前就已經是選擇性顯示動態,當初也引起使用者抗議,誰知道FB是依什麼方法選擇你看得到的東西呢?

各大網站做廣告研究已經不是新鮮事,你打了什麼關鍵字,看了什麼文章,都會影響你FB右方出現的廣告,我相信也會影響動態顯示的篩選。

Google目前也會依據你的E-mail,你搜尋的關鍵字,顯示個人化的資訊,在首頁顯示你的包裹寄到沒,你下一次旅行的時間,你喜歡的藝人、球隊最近動向,你查過的GoogleMap地點,自動顯示到工作地點的通車時間。

而現在矽谷不知道有多少新公司正在研發新軟體,透過電腦和手機更全面地掌握你這個人,推薦你相關的資訊。

資訊篩選,這絕對只是冰山一角

  • 研究者因此獲利 - 多了一篇impact factor 10的學術文章

大家都知道網站廣告可以讓公司獲利,所以利益"揭露"後,大家心裡可能就比較能接受。

拿社群網站的個人資料做研究,獲得學術上的利益,大家能接受嗎?其實這是很常發生的事,學術界研究使用者和好友的關係,使用者習慣等等,每個資訊系可能都有一個實驗室在研究社群網站,相信還有其他系也很有興趣。所以個人資料被拿去做研究發文章,其實不是稀奇的事。

  • 使用者不知道情緒被控制在別人手中

其實所有的媒體多少都有經過設計,掌握讀者觀者的情緒,傳達中心思想。

現在台灣的媒體被年代集團掌握,聽說這幾年全民打馬,多少都是年代集團促成的,民眾每天沈浸在仇恨政府的情緒裡,恐怕也好不到哪裡去 (無意幫馬政府說話,但被媒體操控的感覺很不好)

你在餐廳聽到的音樂,在賣場聽到的音樂,看到的影片,看到的顏色,其實也都經過設計的,增加食慾,或增加翻桌率,增加購買欲等等。

而在這研究之中,刻意讓讀者擁有負面情緒這件事,是最讓我感到不舒服的地方,我第一個想到的是,如果有人因為負面情緒受到實質傷害或傷害別人呢?觀眾覺得電視新聞很煩,可以自主關掉電視,但我猜從來沒有人發覺FB很煩。

  • 情緒被第三方窺探

大家大概已經習慣,各種網路應用程式千方百計想得到你的個人資料。但未來的主流恐怕是,分析你的情緒狀態,想辦法根據你的心理狀態獲利。當人工智慧還沒辦法完全模擬真人,電腦先學會的是讀心術,和操縱你的行為...

  • 「情緒會傳染」這麼簡單的概念,竟然要透過操縱臉書上萬使用者來證實

這是社會學學者的感想

留言

熱門文章